自轉必須能轉動才能產生能量,如果發動於著力點,轉動便因為受到阻礙而不能轉動。可以在著力點前半個圈或更前起動,便能產生衝程,離心力便能啟動了。這全是用意。
師徒留言版
2017年10月20日 星期五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陳老師,🙋🏻想請教你認同「李雅軒練拳體悟 #1 」一文中提及的「練太極拳要找拳意」嗎?我睇了幾次也不太明白什麼是「拳意」。
不過,倒諗起數個月前同曾師兄曽討論過「何謂意境」。當時為了收窄範圍,改了「太極意」一詞;詩有詩、畫有畫意,太極拳不是可以有「太極意」嗎?到最後好像越講越複雜 ... 什麼 「形洐生意,意推動形,由內帶外,由外入內,達到空靈的形態。」😖😖更加唔明 😰😰
丘慕山
首先你要知道拳架只是一個練功的功具,但時下學太極拳的大部份人士都以為學曉拳架就畢業了。這種心態必須改過來。
學曉了拳架,練習時只在超式上比劃,這跟其他運動有何分別?初進入內練階段必須以思想去控制身體每一部份。例如這一遍拳我要集中精神做好虛靈頂勁、氣沉丹田,這種精神集中就是拳意。初學只能一點點去對身體某一部份發出指令,使身體學會聽命令例如:放鬆。當身體對你的意念遵從,拳意便一點點變得濃沃。懂拳者一眼便能看出練拳者是否在練功。一些對內氣敏感的人甚至會在近距離受到練拳者的氣場影響。
看拳譜要看好的東西:王宗岳、武禹襄及李亦畬的文章,這些都是經典拳論,是公認正確的理論。其他的都是個人感受去解讀上述拳理,有正確也有不知所謂,有些人更要賣弄自已對古典中國文學的修養,隨意加入一些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句子。你的情度未能分清對錯,我看是多看多鑽研經典拳論會有得著,不要浪費時間在其他文章。
我將李雅軒的練拳感悟筆記給大家參考是因為他的感悟大部份都正確,也想你們學習他的練拳嚴肅的態度。寫練拳筆記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也能提一個在日後作出自我檢討的機會。
不過,倒諗起數個月前同曾師兄曽討論過「何謂意境」。當時為了收窄範圍,改了「太極意」一詞;詩有詩、畫有畫意,太極拳不是可以有「太極意」嗎?到最後好像越講越複雜 ... 什麼 「形洐生意,意推動形,由內帶外,由外入內,達到空靈的形態。」😖😖更加唔明 😰😰
丘慕山
首先你要知道拳架只是一個練功的功具,但時下學太極拳的大部份人士都以為學曉拳架就畢業了。這種心態必須改過來。
學曉了拳架,練習時只在超式上比劃,這跟其他運動有何分別?初進入內練階段必須以思想去控制身體每一部份。例如這一遍拳我要集中精神做好虛靈頂勁、氣沉丹田,這種精神集中就是拳意。初學只能一點點去對身體某一部份發出指令,使身體學會聽命令例如:放鬆。當身體對你的意念遵從,拳意便一點點變得濃沃。懂拳者一眼便能看出練拳者是否在練功。一些對內氣敏感的人甚至會在近距離受到練拳者的氣場影響。
看拳譜要看好的東西:王宗岳、武禹襄及李亦畬的文章,這些都是經典拳論,是公認正確的理論。其他的都是個人感受去解讀上述拳理,有正確也有不知所謂,有些人更要賣弄自已對古典中國文學的修養,隨意加入一些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句子。你的情度未能分清對錯,我看是多看多鑽研經典拳論會有得著,不要浪費時間在其他文章。
我將李雅軒的練拳感悟筆記給大家參考是因為他的感悟大部份都正確,也想你們學習他的練拳嚴肅的態度。寫練拳筆記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也能提一個在日後作出自我檢討的機會。
2017年9月3日 星期日
斜中正與立體的拳勢
我們常常強調拳勢必須是立體的動,因為太極拳是以體打點,是三維的運動,與一般武術點對點的一維運動有很大分別。當進行立體拳勢,中心可以轉、可以擺動,但不能移動。以前我們常用船的桅桿擺動來形容斜中正運動,但這個視頻給我們更清晰的理解。
2017年8月29日 星期二
太極運動
這是一個星系的整體運動,與河圖理論所訂出的線路放大與縮小吻合。在運動中大家可以看到是由中心發動,慢慢放大直至最遠端。在過程中,不少份子回到中心去使到中心的能量能夠保持。這正是太極拳運動的一動無有不動與節節貫串的寫照。希望這視頻能給大家一點啟發。
2017年8月19日 星期六
習武與修德
【捨遠求近】 是用來化解或進攻對方的一種技法。人要快樂,必先排走自己的負能量,才有空間接收正能量。
無論推手或盤架子時,要分清【虛實】,把重量同時放在雙腳上或與對方抗衡是為【雙重】。夫妻或朋友之間交惡,彼此不覺理虧,既損誠信,又傷感情,是【雙重】損失;何不退一步,海闊天空。
【從人則活,由己則滯】要明白不用慣力或拙力,身體才有機會達至【鬆淨】,成為【內勁】的導體。做人學會放下執念,減少猜忌,多加包容,心情自然開朗,氣血暢通,不失保健之效。
徹底【放下】自身或對方的重量到地面,才可利用地面的反作用力令對方失去平衡。 人要【放下】恐懼,不怕挫敗,把從前的壞習慣粉碎,才能再點點重新,柳暗花明又一村。
急於求成,好強貪多,只會心浮氣躁,不但不能【氣沉丹田】穩定重心,更會因緊張帶來僵力
,把身體的關節鎖住,是學太極拳的忌諱,更惶論養生。
【静】能【聽勁】,用心聽取對方來力的大小及方向,與此同時騰出【空間】,順其意化其勁。人【静】能生智,既不受外間誘惑,亦能分辯是非黑白。凡事易地而處,讓出【空間】靜聽別人的訴求,有助自我反省修錯。
太極拳是內家拳,一切源於【內動】,肢體外在的比劃只是【相】,是虛妄。凡事能從多角度去欣賞人與物,真理自然近在咫尺;況且各人的理念見解不同,演繹方法有別,錯與對都是學習的榜樣。
我從【王氏水性太極拳】中,明白【習武先修德】這句話是何等重要。謹借此拙文,祈望拳友們能以德會友,彼此共融切磋學武,共勉之!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