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9日 星期三

研習小組札記 - 揉手輔助功(二)

上星期研習班練習範圍是把重點放在沉肩, 墜肘, 舒腕及命門上下對拉。 
用者更要明白接觸點只是能量傳播的位置,不可用力壓著此點。 

  揉手輔助功 (二)

手輔助功的應用

重點是全內動,不可扭腰

(曾成章 2017-7-12)     

2017年7月9日 星期日


最近上課,我給大家強調內力的通道暢通的重要性,也提醒了大家要注意犯錯的地方。這視頻再次給大家回憶所學。

2017年7月7日 星期五

鬆肩

推手時,常發覺鬆不開,拙力總是用上。其中肩膀打不開、動不了; 前臂亦常蓄勁,與對方角力。

建議是先求肩能活動,不管用力不用力。能動,才追求逐步的減少用力……鬆開、從人地動。

感覺效果不錯,可以ㄧ試。

2017年7月5日 星期三

與 Patrick Law 論拳 #3

陳老師,
很高興看到同道門亦參與討論,任何的內容都會對我有很大的幫助,因為我仍然在摸索中。

老師提及太極拳的純用意不用力及自身的重量可作整體或局部作多方向的釋放,一改我以往的想法,以為下沉及反彈一定要經過雙腳,其實身體任何部位只要接觸到地面就可以進行下沉及反彈,解放了我的思維。

純用意不用力這一點則令我要從新調整我的練習方法,因為一直以為所有內家拳的練習方向都是一樣,只是形式不同,所以我亦沿著力與勁的混合來練習太極拳,亦把其他內家拳的心法加入其中,這亦解釋到為何我對拳譜的理解有偏差,我引用了別家的內家拳心法去解讀太極拳譜,這已經困惑了我多年!

我現正在改正我對太極拳的認識及理解,希望能一點一點地返回正軌。

我有一些存在已久的問題在此向老師提問。希望能把我䐉中的問號一一抹去。

1
一個勁還是多個勁
老師在番禺講座的影像𥚃示範了鬆身後由中心發勁,先是甲乙各在老師左右一方,甲用力推向老師,老師則從容地把甲的來力打向乙。
這相信是鬆沉後返彈給乙方, 而不是直接把甲的力從肩膀傅向乙方?

跟著甲乙雙方同時左右向老師用力,老師一鬆後把甲乙同時彈開。
這是一個勁同時發向甲乙?還是兩個勁一先一後把甲乙彈開,兩勁轉換在左右雙腳,時間差很短而看似同歩發勁?

我看過其他類似的表演,多是甲乙一前一後按著胸及背。跟著甲乙被發勁彈開,有一些看起來是一個勁同步把甲乙彈開,但亦看過一些過表演𥚃甲乙被發放時有些微時間差,可能是表演者發的勁不夠整。

我理解老師是把甲乙的來力同時收入體內下沉,然後極速同時返彈給甲乙,發於中而達於四維?若不是返彈的話,甲乙左右的力會互相底消,就只能靠拙力?

若以外家拳的角度, 每一招發的都是一個勁,要把甲乙彈開就要兩個勁。雖然外家拳的招式亦有複合力, 如直拳的直力中亦帶有肘底力來改變來力方向或壓抑對方的橋手,但主力還要靠腰胯發動。若要發動第二勁,腰胯要再次參與。

若練就太極體,身體每㸃都有陰陽,觸着何處,就從那處發勁。曾有說 '八勁齊法', 能否解作太極是掤勁,八法就是掤勁的不同方向或角度,所以能把多人作多方向同時發勁?

其它的太極的複合勁(如捋勁加按勁)是如何發出?反彈力加腰胯(丹田)勁?

我亦看過隔山打牛的表演,甲按着表演者的胸部,乙隨後按着甲的背後,表演者發勁把乙彈出,而按着表演者胸部的甲不被影響還站著, 如何去理解? 是否表演者的勁意𨒂長及穿透至乙的背後,而甲變成導體而已?

2
重心與中心
當分陰陽後,重量移動時, 重心在兩腿間轉移。 老師在解答疑難的影像中,指出中心重疊重心是雙重。換步時要先合半身(半邊身向中軸轉合),中心接近重心而不重疊,定中心位後才換腿上步。

在我了解中,上歩時重量是從腰胯轉移,重心由全實腿經盤骨傅到上步中的虛腿。 老師提及要切記把頸項領直,以免中心偏移。

雖然我練的楊式太極起式是沒有開歩的,但在表演時加了開步,當開步時,是把重量由右支撐腿引升至百滙穴再向下流動到開步中的左腿,而不是直接把重量由右腿橫送到左開步,這可保持立身中正而不偏倚。

這是同一道理嗎?

我一直練習錯換步,以為上步時中軸是在支撐腿上,氣沉穏定,腳踏湧泉,虛腿就變靈活。現在發現練得很錯,中心要跟隨重心,不可重疊,否則在活動時(如上步)會因慣性力而容易失平衡。

3
尾閭轉動與中心
常聽老師提及尾閭旋動,一切動作發於中而能保持中定。但脊骨至尾閭整段因其關節構造只能彎曲而並不能轉動,旋動其實是指盤骨𨍭動嗎?或是意念在尾閭,旋動在右兩胯?

不論練習內或外家功夫,常要求勁意指向對方中心,控制其脊骨及破壞平衡,但老師說初步的中是指人體脊曲,其後中心變為由百滙至腳踭的一條線,最後演變至在丹田的一㸃,而那一點越小越好,令對方不能捉摸到自身的重心,而達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境界。

要達到這階段,是否就是要求太極體成形,圓球體內的中心㸃就是聚集在丹田的重量。太極體是指在腹內的丹田球體,從而支撑八面?如何能把重心球體縮小至一點及把這一㸃如指南針一樣在活動中長期保持中定?

4
)底盤與根
練習外家功夫時,常提到 '四平怕正攻,子午怕橫衝',這是因為人體兩腿形成的底盤,不同動物般的有四條腿,人體兩腿間的底盤面積是長方形,視乎企立的姿勢 (如四平馬的底盤是橫向長方形,闊而淺,子午馬的底盤是窄而深),要破壞其重心平衡就要攻擊窄/淺底盤的一面。引申到有提出力不出尖,形不破體,務求把重心保持在底盤面積內。

我對四隅勁的斜角打擊亦是基於打窄底盤的概念。但老師提及太極圓球體是沒有根,轉動時球面每一㸃都可成為根,一切打化階是掤勁的角度變化。老師亦有提到要保持平衡圈,這平衡圈是指要有充沛的六面力來保持太極球體及用來取代底盤的慨念?

老師亦提及逆向思維,例如奵摟膝拗步,在出掌時卻把意念放在按掌,這與形意拳的 '前手打人,後手發力' 很相似,它籍着後手的迴轉以增加扭力矩,有助前手攻擊力量。這涉及本力。而老師所指的是兩手如一弓,氣貼背,作出一升一降(或一飄一沉)的矛盾力,運用槓桿把重量放出。這是純粹的槓桿作用還是要有意念來加強內動?

我曾看過太極拳名家吳圖南與人推手的照片,吳圖南作出右掤手讓對方雙手推按,同時他把左手向下垂,左手的食指直指向地面。這左手食指及右掤手的互引作用與逆向思維是同一用意嗎?有上即有下,有左即有右...等等,目的是加強六面力以保持圓體及中定?

5
太極起式
起式是在無極椿未分陰陽下起勢,十分之難練得好。要在靜中有動及動中有靜的要求下來訓練及調整身體架構。當中已包含了了楊澄甫的身法十要。記得聶師曾告訴我們起式是十分重要的及要多練習起式及合太極。聶師說當他在廣州跟隨楊澄甫學習太極拳時,楊師把徒弟分為甲乙兩组,甲組在盤架子時,乙組則一直重複練習起式。甲乙兩組交替盤拳及練起式。可想而知起式的重要性。

當我第一次看到王氏水性太極拳的起式時,印象深刻,相當之複雜及有氣勢。但對它沒有認識,只覺得它是在練習內外架構。它令我記起聶師提及楊澄甫要求徒弟專注練習起式。相信王老師創立水性太極時,亦是把所有身法要㸃包括在起式𥚃,若是時間不足,可以只練起式。

請問水性太極的起式是否在無極樁下進行?但我在看一浪疊一浪的起式時,總覺得陰陽已分,動量在雙腳底作隂陽變化。

陳老師可否讓我多認識王氏水性太極拳的起式,因我從未見過別家的太極起式是如此複雜及身體有這麼大的起伏波動。

Patrick
你有很好的體會,而且都是正確的,難得!
問題#1
當身體放鬆到某程度,身體內部便會變得空。這鬆空的是一種過程,鬆是因,空是果。這種狀態是養出來的,水到渠成,無法強求。當身體能夠空,身體便成了一個導體,可以從一點將外力引入來,再由另一點釋放出去。身體是一絲不掛,到這階段才能夠真正的力從人借。在番禺傳力正是這種工夫。
將兩人同時彈出是將他們的力收聚在丹田,做時要盡量將丹田縮小,小到無可再小時便產生反作用以爆發式放大。這能量是由丹田開始釋放,瀰漫全身,整個身體同時漲開。當日如果前後有人按著我一樣會同時被彈出。這是所謂的八門勁,是整體的勁。
這也是與身體鬆空情度有關。

問題#2
雖然我練的楊式太極起式是沒有開歩的,但在表演時加了開步,當開步時,是把重量由右支撐腿引升至百滙穴再向下流動到開步中的左腿,而不是直接把重量由右腿橫送到左開步,這可保持立身中正而不偏倚。這是同一道理嗎?

必須弄清楚這重量不是腿的本身重量而是反彈的重量。本身的重量只會跟地心吸力下沉,但反彈的重量就可以隨意去運轉。在走架時將反彈力引到頭頂再往下降是練習內力導引的一種方法,熟習了便能駕馭內力。要多將這意識放到整套架子中。

我一直練習錯換步,以為上步時中軸是在支撐腿上,氣沉穏定,腳踏湧泉,虛腿就變靈活。現在發現練得很錯,中心要跟隨重心,不可重疊,否則在活動時(如上步)會因慣性力而容易失平衡。

對,以前的是雙重。太極拳是身先移,步跟隨。所以有「步隨身換」之說。五字訣講:「虛非全然無力,氣勢要有騰挪;實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貴貫注」。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提示,要留意。

問題#3
要達到這階段,是否就是要求太極體成形,圓球體內的中心㸃就是聚集在丹田的重量。太極體是指在腹內的丹田球體,從而支撑八面?如何能把重心球體縮小至一點及把這一㸃如指南針一樣在活動中長期保持中定?

第二種中是百匯至匯陰,不是至腳跟。
只要身體能夠成為一個圓球,它的中心自然會出現,不用去找的。這個中心點會隨著身體移動自動調節,不用去守,就是一點意而已。這是「用之不必費心機」的階段,這是很高級的水平了。

問題#4

只要身法做得正確,身體便成了一個圓球放在地上。有力來推,力量大過我自身的重量便隨力而動,動時沾黏連隨,不即不離,重量總是掛在接觸點上。這是活根的表現,這樣多大來力也不怕。無論如何穩固的根只要來力大過承受力便會倒下,所以這種根非我們追求的。

問題#5

請問水性太極的起式是否在無極樁下進行?但我在看一浪疊一浪的起式時,總覺得陰陽已分,動量在雙腳底作隂陽變化。

所有的太極拳都是由靜態下開始的,意一放到某一隻腳底便產生陰陽。這才是「動之則分、靜之則合」。時下練拳起式時意都放在手臂是不對的,陰陽應從腳底開始,有陰陽便出現高低起伏,所以我的拳架是以立體動作去配合的。
王老師造拳時將太極拳的應用方法濃縮在起式裡,只要明理,單練起式也能長功。

你可否看過王老師示範的視頻?我的視頻起伏不大是怕學員只學到外形而忽略了內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