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0日 星期五

自轉要選擇正確發動點


自轉必須能轉動才能產生能量,如果發動於著力點,轉動便因為受到阻礙而不能轉動。可以在著力點前半個圈或更前起動,便能產生衝程,離心力便能啟動了。這全是用意。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文章"太極拳之五種勁道"



網上看到一篇文章"太極拳之五種勁道"
给大家分享。
太極拳之五種勁道下截



陳老師,🙋🏻想請教你認同「李雅軒練拳體悟 #1 」一文中提及的「練太極拳要找拳意」嗎?我睇了幾次也不太明白什麼是「拳意」。
不過,倒諗起數個月前同曾師兄曽討論過「何謂意境」。當時為了收窄範圍,改了「太極意」一詞;詩有詩、畫有畫意,太極拳不是可以有「太極意」嗎?到最後好像越講越複雜 ... 什麼 「形洐生意,意推動形,由內帶外,由外入內,達到空靈的形態。」😖😖更加唔明 😰😰

丘慕山

首先你要知道拳架只是一個練功的功具,但時下學太極拳的大部份人士都以為學曉拳架就畢業了。這種心態必須改過來。

學曉了拳架,練習時只在超式上比劃,這跟其他運動有何分別?初進入內練階段必須以思想去控制身體每一部份。例如這一遍拳我要集中精神做好虛靈頂勁、氣沉丹田,這種精神集中就是拳意。初學只能一點點去對身體某一部份發出指令,使身體學會聽命令例如:放鬆。當身體對你的意念遵從,拳意便一點點變得濃沃。懂拳者一眼便能看出練拳者是否在練功。一些對內氣敏感的人甚至會在近距離受到練拳者的氣場影響。

看拳譜要看好的東西:王宗岳、武禹襄及李亦畬的文章,這些都是經典拳論,是公認正確的理論。其他的都是個人感受去解讀上述拳理,有正確也有不知所謂,有些人更要賣弄自已對古典中國文學的修養,隨意加入一些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句子。你的情度未能分清對錯,我看是多看多鑽研經典拳論會有得著,不要浪費時間在其他文章。

我將李雅軒的練拳感悟筆記給大家參考是因為他的感悟大部份都正確,也想你們學習他的練拳嚴肅的態度。寫練拳筆記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也能提一個在日後作出自我檢討的機會。

2017年10月8日 星期日


自轉必須用尾閭轉動,這樣圓圈才轉得圓,離心力方能全面產生。有了這種能量方可替代用力的習慣。

2017年9月3日 星期日

斜中正與立體的拳勢


我們常常強調拳勢必須是立體的動,因為太極拳是以體打點,是三維的運動,與一般武術點對點的一維運動有很大分別。當進行立體拳勢,中心可以轉、可以擺動,但不能移動。以前我們常用船的桅桿擺動來形容斜中正運動,但這個視頻給我們更清晰的理解。

2017年8月29日 星期二

太極運動



這是一個星系的整體運動,與河圖理論所訂出的線路放大與縮小吻合。在運動中大家可以看到是由中心發動,慢慢放大直至最遠端。在過程中,不少份子回到中心去使到中心的能量能夠保持。這正是太極拳運動的一動無有不動與節節貫串的寫照。希望這視頻能給大家一點啟發。

2017年8月19日 星期六

習武與修德

【捨遠求近】 是用來化解或進攻對方的一種技法。人要快樂,必先排走自己的負能量,才有空間接收正能量。

無論推手或盤架子時,要分清【虛實】,量同時放在雙腳上或與對方抗衡是為【雙重】。夫妻或朋友之間交惡,彼此不覺理虧,既誠信,又感情,是【雙重】損失;何不退一步,海闊天空。

【從人則活,由己則滯】要明白不用慣力或拙力,身體才有機會達至【鬆淨】,成為【內勁】的導體。做人學會放下執念,減少猜忌,多加包容,心情自然開朗,氣血暢通,不失保健之效

徹底【放下】自身或對方的重量到地面,才可利用地面的反作用力令對方失去平衡。 人要【放下】恐懼,不怕挫敗,把從前的壞習慣粉碎,才能再點點重新,柳暗花明又一村。

急於求成,好貪多,只會心浮氣躁,不但不能【氣沉丹田】穩定重心,更會因緊張帶來僵力 把身體的關節鎖住,是學太極拳的忌諱,更惶論養生。

【静】能【聽勁】,用心聽取對方來力的大小及方向,與此同時出【空間】,順其意化其勁。人【静】能生智,既不受外間誘惑,亦能分辯是非黑白。凡事易地而處,讓出【空間】靜聽別人訴求,有助自我反省修

太極拳是內家拳,一切源於【內動】,肢體外在的比劃只是【相】,是虛妄。凡事能從多角度去欣賞人與物,真理自然近在咫尺;況且各人的理念見解不同,演繹方法有別,錯與對都是學習的榜樣


我從【王氏水性太極拳】中,明白【習武先修德】這句話是何等重要。謹借此拙文,望拳友們能以德會友,彼此共融切磋學武,共勉之!

2017年8月8日 星期二

磨轉心不轉

曾成章同學在群組向我提出楊澄甫大師所說的「磨轉心不轉」與「一中同長」怎樣理解。

我個人覺得楊師的「磨轉心不轉」的比喻並不合適。石磨是由兩個不同部份組成:磨石與底坐。磨心是連著底坐的是不動的,磨石中心有一個洞可以套進磨心來轉動。但人的中心與四肢都是在同一個身體內,是沒法四肢轉動而中不動的。我想他的意思是身體外圍轉動時中心是不能移動,因為中心移動圓圈便不能劃得圓整了。

「一中同長」Susan理解成長短的長,但我認為應該是長大的長。中心與自身的圓圈大小改變時同步。這樣比較合理。

看拳理要「依理不依人。」





2017年8月6日 星期日

賴皮勁練習








賴皮勁是練習從人與放重量的一種很有效的方法,長功快、趣味性濃的練功方法。太極拳能量發動起點於腰隙,身體的鬆練好了能從人,勁自然傳到手上。

2017年8月5日 星期六

杠桿的原理

2017 06 24早上九龍公園堂課

老師示範在起式時用杠桿的原理教學片段。
(謝謝Stella師姐分享)


另外以下是在網上看見一個體杠桿3D影片對瞭解杠桿原理有一定的幫助。






2017年7月19日 星期三

研習小組札記 - 揉手輔助功(二)

上星期研習班練習範圍是把重點放在沉肩, 墜肘, 舒腕及命門上下對拉。 
用者更要明白接觸點只是能量傳播的位置,不可用力壓著此點。 

  揉手輔助功 (二)

手輔助功的應用

重點是全內動,不可扭腰

(曾成章 2017-7-12)     

2017年7月9日 星期日


最近上課,我給大家強調內力的通道暢通的重要性,也提醒了大家要注意犯錯的地方。這視頻再次給大家回憶所學。

2017年7月7日 星期五

鬆肩

推手時,常發覺鬆不開,拙力總是用上。其中肩膀打不開、動不了; 前臂亦常蓄勁,與對方角力。

建議是先求肩能活動,不管用力不用力。能動,才追求逐步的減少用力……鬆開、從人地動。

感覺效果不錯,可以ㄧ試。

2017年7月5日 星期三

與 Patrick Law 論拳 #3

陳老師,
很高興看到同道門亦參與討論,任何的內容都會對我有很大的幫助,因為我仍然在摸索中。

老師提及太極拳的純用意不用力及自身的重量可作整體或局部作多方向的釋放,一改我以往的想法,以為下沉及反彈一定要經過雙腳,其實身體任何部位只要接觸到地面就可以進行下沉及反彈,解放了我的思維。

純用意不用力這一點則令我要從新調整我的練習方法,因為一直以為所有內家拳的練習方向都是一樣,只是形式不同,所以我亦沿著力與勁的混合來練習太極拳,亦把其他內家拳的心法加入其中,這亦解釋到為何我對拳譜的理解有偏差,我引用了別家的內家拳心法去解讀太極拳譜,這已經困惑了我多年!

我現正在改正我對太極拳的認識及理解,希望能一點一點地返回正軌。

我有一些存在已久的問題在此向老師提問。希望能把我䐉中的問號一一抹去。

1
一個勁還是多個勁
老師在番禺講座的影像𥚃示範了鬆身後由中心發勁,先是甲乙各在老師左右一方,甲用力推向老師,老師則從容地把甲的來力打向乙。
這相信是鬆沉後返彈給乙方, 而不是直接把甲的力從肩膀傅向乙方?

跟著甲乙雙方同時左右向老師用力,老師一鬆後把甲乙同時彈開。
這是一個勁同時發向甲乙?還是兩個勁一先一後把甲乙彈開,兩勁轉換在左右雙腳,時間差很短而看似同歩發勁?

我看過其他類似的表演,多是甲乙一前一後按著胸及背。跟著甲乙被發勁彈開,有一些看起來是一個勁同步把甲乙彈開,但亦看過一些過表演𥚃甲乙被發放時有些微時間差,可能是表演者發的勁不夠整。

我理解老師是把甲乙的來力同時收入體內下沉,然後極速同時返彈給甲乙,發於中而達於四維?若不是返彈的話,甲乙左右的力會互相底消,就只能靠拙力?

若以外家拳的角度, 每一招發的都是一個勁,要把甲乙彈開就要兩個勁。雖然外家拳的招式亦有複合力, 如直拳的直力中亦帶有肘底力來改變來力方向或壓抑對方的橋手,但主力還要靠腰胯發動。若要發動第二勁,腰胯要再次參與。

若練就太極體,身體每㸃都有陰陽,觸着何處,就從那處發勁。曾有說 '八勁齊法', 能否解作太極是掤勁,八法就是掤勁的不同方向或角度,所以能把多人作多方向同時發勁?

其它的太極的複合勁(如捋勁加按勁)是如何發出?反彈力加腰胯(丹田)勁?

我亦看過隔山打牛的表演,甲按着表演者的胸部,乙隨後按着甲的背後,表演者發勁把乙彈出,而按着表演者胸部的甲不被影響還站著, 如何去理解? 是否表演者的勁意𨒂長及穿透至乙的背後,而甲變成導體而已?

2
重心與中心
當分陰陽後,重量移動時, 重心在兩腿間轉移。 老師在解答疑難的影像中,指出中心重疊重心是雙重。換步時要先合半身(半邊身向中軸轉合),中心接近重心而不重疊,定中心位後才換腿上步。

在我了解中,上歩時重量是從腰胯轉移,重心由全實腿經盤骨傅到上步中的虛腿。 老師提及要切記把頸項領直,以免中心偏移。

雖然我練的楊式太極起式是沒有開歩的,但在表演時加了開步,當開步時,是把重量由右支撐腿引升至百滙穴再向下流動到開步中的左腿,而不是直接把重量由右腿橫送到左開步,這可保持立身中正而不偏倚。

這是同一道理嗎?

我一直練習錯換步,以為上步時中軸是在支撐腿上,氣沉穏定,腳踏湧泉,虛腿就變靈活。現在發現練得很錯,中心要跟隨重心,不可重疊,否則在活動時(如上步)會因慣性力而容易失平衡。

3
尾閭轉動與中心
常聽老師提及尾閭旋動,一切動作發於中而能保持中定。但脊骨至尾閭整段因其關節構造只能彎曲而並不能轉動,旋動其實是指盤骨𨍭動嗎?或是意念在尾閭,旋動在右兩胯?

不論練習內或外家功夫,常要求勁意指向對方中心,控制其脊骨及破壞平衡,但老師說初步的中是指人體脊曲,其後中心變為由百滙至腳踭的一條線,最後演變至在丹田的一㸃,而那一點越小越好,令對方不能捉摸到自身的重心,而達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境界。

要達到這階段,是否就是要求太極體成形,圓球體內的中心㸃就是聚集在丹田的重量。太極體是指在腹內的丹田球體,從而支撑八面?如何能把重心球體縮小至一點及把這一㸃如指南針一樣在活動中長期保持中定?

4
)底盤與根
練習外家功夫時,常提到 '四平怕正攻,子午怕橫衝',這是因為人體兩腿形成的底盤,不同動物般的有四條腿,人體兩腿間的底盤面積是長方形,視乎企立的姿勢 (如四平馬的底盤是橫向長方形,闊而淺,子午馬的底盤是窄而深),要破壞其重心平衡就要攻擊窄/淺底盤的一面。引申到有提出力不出尖,形不破體,務求把重心保持在底盤面積內。

我對四隅勁的斜角打擊亦是基於打窄底盤的概念。但老師提及太極圓球體是沒有根,轉動時球面每一㸃都可成為根,一切打化階是掤勁的角度變化。老師亦有提到要保持平衡圈,這平衡圈是指要有充沛的六面力來保持太極球體及用來取代底盤的慨念?

老師亦提及逆向思維,例如奵摟膝拗步,在出掌時卻把意念放在按掌,這與形意拳的 '前手打人,後手發力' 很相似,它籍着後手的迴轉以增加扭力矩,有助前手攻擊力量。這涉及本力。而老師所指的是兩手如一弓,氣貼背,作出一升一降(或一飄一沉)的矛盾力,運用槓桿把重量放出。這是純粹的槓桿作用還是要有意念來加強內動?

我曾看過太極拳名家吳圖南與人推手的照片,吳圖南作出右掤手讓對方雙手推按,同時他把左手向下垂,左手的食指直指向地面。這左手食指及右掤手的互引作用與逆向思維是同一用意嗎?有上即有下,有左即有右...等等,目的是加強六面力以保持圓體及中定?

5
太極起式
起式是在無極椿未分陰陽下起勢,十分之難練得好。要在靜中有動及動中有靜的要求下來訓練及調整身體架構。當中已包含了了楊澄甫的身法十要。記得聶師曾告訴我們起式是十分重要的及要多練習起式及合太極。聶師說當他在廣州跟隨楊澄甫學習太極拳時,楊師把徒弟分為甲乙兩组,甲組在盤架子時,乙組則一直重複練習起式。甲乙兩組交替盤拳及練起式。可想而知起式的重要性。

當我第一次看到王氏水性太極拳的起式時,印象深刻,相當之複雜及有氣勢。但對它沒有認識,只覺得它是在練習內外架構。它令我記起聶師提及楊澄甫要求徒弟專注練習起式。相信王老師創立水性太極時,亦是把所有身法要㸃包括在起式𥚃,若是時間不足,可以只練起式。

請問水性太極的起式是否在無極樁下進行?但我在看一浪疊一浪的起式時,總覺得陰陽已分,動量在雙腳底作隂陽變化。

陳老師可否讓我多認識王氏水性太極拳的起式,因我從未見過別家的太極起式是如此複雜及身體有這麼大的起伏波動。

Patrick
你有很好的體會,而且都是正確的,難得!
問題#1
當身體放鬆到某程度,身體內部便會變得空。這鬆空的是一種過程,鬆是因,空是果。這種狀態是養出來的,水到渠成,無法強求。當身體能夠空,身體便成了一個導體,可以從一點將外力引入來,再由另一點釋放出去。身體是一絲不掛,到這階段才能夠真正的力從人借。在番禺傳力正是這種工夫。
將兩人同時彈出是將他們的力收聚在丹田,做時要盡量將丹田縮小,小到無可再小時便產生反作用以爆發式放大。這能量是由丹田開始釋放,瀰漫全身,整個身體同時漲開。當日如果前後有人按著我一樣會同時被彈出。這是所謂的八門勁,是整體的勁。
這也是與身體鬆空情度有關。

問題#2
雖然我練的楊式太極起式是沒有開歩的,但在表演時加了開步,當開步時,是把重量由右支撐腿引升至百滙穴再向下流動到開步中的左腿,而不是直接把重量由右腿橫送到左開步,這可保持立身中正而不偏倚。這是同一道理嗎?

必須弄清楚這重量不是腿的本身重量而是反彈的重量。本身的重量只會跟地心吸力下沉,但反彈的重量就可以隨意去運轉。在走架時將反彈力引到頭頂再往下降是練習內力導引的一種方法,熟習了便能駕馭內力。要多將這意識放到整套架子中。

我一直練習錯換步,以為上步時中軸是在支撐腿上,氣沉穏定,腳踏湧泉,虛腿就變靈活。現在發現練得很錯,中心要跟隨重心,不可重疊,否則在活動時(如上步)會因慣性力而容易失平衡。

對,以前的是雙重。太極拳是身先移,步跟隨。所以有「步隨身換」之說。五字訣講:「虛非全然無力,氣勢要有騰挪;實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貴貫注」。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提示,要留意。

問題#3
要達到這階段,是否就是要求太極體成形,圓球體內的中心㸃就是聚集在丹田的重量。太極體是指在腹內的丹田球體,從而支撑八面?如何能把重心球體縮小至一點及把這一㸃如指南針一樣在活動中長期保持中定?

第二種中是百匯至匯陰,不是至腳跟。
只要身體能夠成為一個圓球,它的中心自然會出現,不用去找的。這個中心點會隨著身體移動自動調節,不用去守,就是一點意而已。這是「用之不必費心機」的階段,這是很高級的水平了。

問題#4

只要身法做得正確,身體便成了一個圓球放在地上。有力來推,力量大過我自身的重量便隨力而動,動時沾黏連隨,不即不離,重量總是掛在接觸點上。這是活根的表現,這樣多大來力也不怕。無論如何穩固的根只要來力大過承受力便會倒下,所以這種根非我們追求的。

問題#5

請問水性太極的起式是否在無極樁下進行?但我在看一浪疊一浪的起式時,總覺得陰陽已分,動量在雙腳底作隂陽變化。

所有的太極拳都是由靜態下開始的,意一放到某一隻腳底便產生陰陽。這才是「動之則分、靜之則合」。時下練拳起式時意都放在手臂是不對的,陰陽應從腳底開始,有陰陽便出現高低起伏,所以我的拳架是以立體動作去配合的。
王老師造拳時將太極拳的應用方法濃縮在起式裡,只要明理,單練起式也能長功。

你可否看過王老師示範的視頻?我的視頻起伏不大是怕學員只學到外形而忽略了內動。

2017年6月26日 星期一

與Patrick Law 論拳之二

陳老師,

很高興能在此向你討教太極拳的真義。的確得益不淺。

當太極拳以水性般調動自身重量,藉地面反彈力及惜對方的力來釋放及作用於對方身上,引發了我心中一直存在的問題,它們是互相關連的,我直着對太極拳有限的認識來向老師提問,藉此改正我一知半解的慨念。

鬆緊,鬆靜舆鬆沉
年輕習武時,老師及舅父想對我說鬆即是緊,收即是放 及形鬆意緊等。但是當外家拳及內家拳同時雙修時,這些慨念是很難明確領悟及體會,因兩者的練習方式是不同及有底觸,雖然內外家殊途同歸。但過程中容易迷路以至兩頭唔到岸。

其實鬆緊是同時存在的。就如剛柔相濟,隂陽同體等。我覺得用張與弛較容易去理解鬆緊。鬆就是幫助我們得到緊。鬆是整體得到平均的張力(聶師常提及的掤體勁),全身渾圓及節節貫通而得到有彈力性的緊,全身無㸃不彈簧。

知道鬆緊的要求後,盤架子時就要鬆靜,細心地感覺體內的變動及調整內部結構 (內觀),從而準確地把自身重量運行於全身 (氣遍身軀)。達到某階段時就可測試自身的鬆沉程度。越鬆就越沉得快,相對反彈亦較快及能佔先機。當兩位練習太極拳的人比試時,首要就是比試一下鬆沉功夫)?

能量釋放與腰胯勁
陳老師在上文介紹了長短勁的分别。若我的理解是對的,兩者都是運用反彈力。分別在於運行路線,長勁是由腳,腿,腰,脊及最後到指尖,完整一氣。要有節動感地根節催中節,中節催梢節。

短勁則在能量由下返彈到脊骨時,再返回至命門處,期間高速能量在窄小通道上爆發到雙臂釋出能量?這點我理解得不好,未能準確地明䜍它的運作模式。請多指教。

我的困惑處在於反彈力,若長短勁是借助反彈力,路程長了,速度亦相對慢了。若上身重量能經脊骨收集及下沉到丹田(人身的重心),然後把丹田運轉(用盤骨拋射重心重量)從而把能量由丹田這發電機釋放出來,會快一點嗎? 當然腰胯發勁要求中盤有力才能上下一家。把能量放出,這亦提到鬆緊同在這一㸃,腹內的緊是肌肉用作調動盤骨的運作及產生內應力以保持中正及平衡。

這說法可能牽渉到別的內家拳?因有力與勁的混合?太極拳是不講求肌肉的收縮興放長(唯一完全不用力的內家拳),而別的內家拳仍然有運用到本力?

若雙腳離地或全身倘臥在地上,還可用到反彈力嗎?在這情況下已不求勁整,只可釋放局部的身體重量。因我看過陳老師在錄像中教導打沙袋時,坐着示範如何發放雙臂以至只是手指的能量,效果非常驚人,這可理解是局部勁還是整體勁?

我提出這問題由於大部份的中國武術都是專注於雙腳企立式的運作,很少見到倒地後或失平衡行後的功法(MMA 般的地戰)。 但記得曾經閲讀過一篇文章提到孫褖堂先輩的軼事,他讓日本柔道高手三次把他鎖壓在地上,然而他三次都能從容地化解站起。不知文章的真確性,但常在我䐉海中浮現。

希望先能把這幾點弄清楚才再作提問。



少華回覆

Patrick,
你的體會已經很深入了,不少太極拳練家都遠不及你。你提出的問題,我嘗試作答:
當兩位練習太極拳的人比試時,首要就是比試一下鬆沉功夫)?

首先要了解為甚麼要放鬆。放鬆是為了釋放身體的重量,能釋放自然沉得下,這是地心吸力的作用;能沉得到地下就有反彈。因此,放鬆是獲得升、沉能量的手段,而並非目的。功夫越好,掛在身體的重量越少,一絲不掛是目標。真的到了此境界,身體就是大地的一部份,身體只是一個導體將外力、重量全部都交到腳下之地上。外力打上來就是打到地上,自然會給自已力量的反彈回擊。當然,這是一個大目標,要達標還有很多技法去配合。
把能量由丹田這發電機釋放出來,會快一點嗎?
拳譜所提及的「手快不如意先,力大不如氣斂」你也許聽過。當人真的能放到地上而不是站在地上,身上自然不用力去支撐身體重量。這些支撐點是內勁流動的阻礙關卡。身上越多關卡,能量越流動得慢。如果身體內無障礙就像通了電的網路,如開燈一樣意一動就燈泡就亮了。丹田的作用如一個分電站將發電廠的電力轉輸出去,當然能發出能量,但兩者比較我覺得前者終歸是勁的源頭。氣斂可以斂在丹田,也可斂在腳下。我覺得外力還是放到身外好。
短勁則在能量由下返彈到脊骨時,再返回至命門處,期間高速能量在窄小通道上爆發到雙臂釋出能量?
背部盡量打開儲起大量的能量。張開背部時,兩個肩胛都會向左右上揚讓出空間。當能量往命門下降時,兩肩胛同時下降將能量經肩釋出。我打沙袋示範就是發短勁。
別的內家拳仍然有運用到本力?
是的。其他內家拳並無限制用力,但以身體內部為發動點。
有關孫祿堂的逸事我相信是真的。給力按在地上就是一但反彈點。他全身通透了,以他的功力,他可以借用六處反彈力去打其中二、三個人。但是次是將每一個按著他的人反彈出去罷了。

2017年6月23日 星期五

研習小組札記 - 從練習中體會


本星期練習範圍包括: 內動,沾粘,槓桿運用肩,肘,腕放重量。

希望大家從練習中得到的體會是:什麼是慢而不滯;並在重量不變下,如圓球在接觸點上滾動,沾黏連隨,在對方不知不覺下,拔其根。

是次互動練習:X+Y=Z

遊於藝練習是希望你们容易得到体會【Z】; 當你們有了體會之後, 將師父教你們的太極知識,將原因:XY用文字記錄下來, 對你們日後技術提升會有很大的幫助。

影片一   練習改變槓桿嘅支点,令其

影片二  練習在同一點,加重一倍重量令其拔根

曾成章 2017-6-21


2017年6月21日 星期三

與加拿大 Patrick Law 論拳

Dear 陳老師,

Below is the short story of my brief martial arts experience in Hong Kong, it is not too interesting but I do hope you can get an idea of my learning path and how I struggled.

I migrated to Canada from Hong Kong in 1980, as a teenager in Hong Kong I learned a number of martial arts and eventually focused on Chinese martial arts, both external and internal styles.

I began my martial arts learning with Judo for a few years and at the same time I tried Karate but found it was not for me.

I used to live in New Territories and my first encounter of Yang Tai Chi was the morning Tai Chi classes offered by the government of Yuen Long.

Then I met my sifu 聶智飛 and started learning 北少林 from him. Subsequently I was part of a selected group to study 蔡李佛 under him, during the training period; we expressed our interest in Tai Chi and described my early Tai Chi learning experience. From that point on, we started to practice both 蔡李佛 and 楊家太極 under him. My sifu 聶智飛 learned Yang Tai Chi under 楊澄甫 in China.

During that time I learned the whole form of Yang Tai Chi and learned 單推手雙推手 (定步及活步), 大履太極黏槍.

However as a teenager, I could quickly see the results and benefits after intense training of external martial arts and was hugely influenced by sparring; and therefore my focus was mainly on various external styles. Actually I also learned the 陳清平系的活步太極 and found it very different from Yang Tai Chi but I did not spend enough time on that form.
It is sad that I spent too much time on external styles and did not achieve much from my tai chi practice when I left for Canada.
I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2 important persons, my Kung Fu teacher 聶智飛 and my 舅父. They both passed away in the 80’s. However the valuable information of internal martial arts they had shared makes me continue my journey of searching for the ultimate truth.

In one of the letters my Kung Fu teacher wrote to me after I had moved to Canada; he asked me not to give up my tai chi practice although 我對拳中勁路的領會尚有一斷距離. He said I could forget all the external martial arts he had taught me but should never give up on tai chi as it is a 空前絕後的藝術. He said the form will help me build the internal foundation; especially the energy flow.

During my learning, he had always emphasized 
氣遍身軀及丹田運轉, he demanded us to go through a stage of 解骨節 before we could get into 節節貫串 and 中正安舒.可惜我學藝不精 and my teacher already passed away before I could ask more questions.

My 舅父 practiced different styles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and majored in 心意拳 and 六合八法 under 梁子鵬. He kept asking me not to waste any time on external martial arts and focus on developing 內功. He said I should do 搖船,站樁,拉腰 etc. to open my spine and 開胯. Once I developed a ball in my 丹田, I could easily utilize my body structure/mass to strike instead of utilizing pure muscle strength. He always mentioned to utilize our spine as an accordion and channel the energy to the , and generate explosive power. As long as the spine and 胯 are opened and aligned, then by doing 扣尾閭 can trigger powerful strikes, since 扣尾閭 is so fast that we can strike like a machine gun with very little movement.

Both my teacher and 舅父 said I should use the 胯 to strike not the hands. Unfortunately I am not there yet and I am still struggling to lower my whole body mass (or centre of gravity) quickly to the hip area to form the ball while in motion. It is a challenge to seek balance from imbalance.

When I was young, I spent so much time on external martial arts and sparring because results and progress could easily be seen and measured. However when I passed 40, I realized my physical conditions are going downhill. 
有點力不從心. I then remembered my teacher and 舅父 used to remind me not to rely on physical strength as our body deteriorates quickly when we get old.

Furthermore, when I do the 二爭力 (虛領頂勁及扣尾閭把脊拉直, I am unable to feel the whole body weight quickly cascade down to the ground and bounce back, maybe my 鬆沉功夫未到家. Should my body weight channel to the ground and bounce back or should it go to 丹田 directly??

Considering health and the truth of internal arts, I have decided to focus on internal arts (e.g. tai chi) as I am in my early 50’s and I wanted to achieve and progress to a higher stage of the internal arts. I studied a lot of 拳經 but they are very difficult to grasp the essence and there are too many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I felt like standing at the cross road and don’t know the correct direction which will lead me to the destination.
I found the content of your three books and the videos are timeless and invaluable, your explanations are very precise, straight to the point and easy to understand with modern scientific terms. Your teachings help me get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what I have been told by my teacher and 舅父.


Thanks for sharing your knowledge with me and the others who are genuinely interested in learning Tai Chi.


Patrick,
我的背景跟你有些相同,年青時練過不同種類的外家功夫,最後因嚴重運動創傷才轉學太極拳。我花了六年時間學習不同門派的太極但無一位老師令到我信服,直至我遇上了王壯弘老師,最後決定將舊學全部忘記,從頭開始。

喜愛武術的人最終還是要走向內家拳,如你所言人到了某一年紀體力便會走下坡。當年顧汝章亦了解這問題所以在上海學了楊家太極拳。你學得太多東西了,你必須選擇一種你喜愛的內家功夫,把以前所學都忘了認真去練才容易得到新體會。尤其是太極拳,它是云云內家拳中提出要完全放棄用力的武術。不把舊思想放棄是無法建成一個新能量系統的。其他內家拳是勁、力互用的,你以前所學或可以互相融合。

你住在那裡?我有一位同門在多倫多社區教拳,或可介紹給你。

Patrick Law:

Dear 陳老師,

You are right, I need to forget what I have learned in order to focus on one area and fully comprehend its
principle and essence.

As Bruce Lee used to say....'you have to empty your cup before you can taste my tea'.

I live in Toronto, it would be helpful if I could get more information of 王氏水性太極拳班 from you.


p.s.
You mentioned that Taiji is the only internal style that does not use physical strength/force at all. It purely manipulates our body weight and centre of gravity to generate momentum. 用意不用力。

Am I correct to assume that it does not emphasize  but the speed is still important. However the speed of Taiji is not what we used to see or understand? It talks about the speed of 意氣 and 內動?

Some claimed that once we picked up the 太極功法, it can be adopted to other martial arts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In this regards it will be a mixture of 力與勁 or mixture of external style with internal 心法, this is still considered external style I guess?

Thanks,
Patrick 

陳少華:

Patrick,

兩個很好的問題。太極拳以中正安舒為本,所過動作都是以中發動,手腳都不出自已的平衡圈(弓步手腕不過腳尖,手左右動時不過鼻尖),步隨身換,所以楊式拳架裡有幾式是後腳上半步,主要是練習調整身法。應敵時中心收成一條線令對方的力難找到著落點令我失去平衡。每一動中心旋轉是圓心,手腳是圓周,中心只要動一點手腳便走動一大步,所以快。由於自已時時都在守中,身體及意念會漸漸形成一個超級天秤,習慣了便隨便感覺到對方的不平衡處與每一動的力源與力端。從人要做到拿力不拿手,只要一沾上便可將對方力源引出引到某方向令其失去平衡(可看看自轉與公轉視頻最後部份)。當然這還需要身法、步法(例:左邊身退,右邊身進)放重量令到對方產生雙重很多要素。我也曾練過搏擊,但與王老師一接手就像給一張網蓋著,手腳都無法抬起,只有捱打,這是我從未遇過的經驗。我有位師弟干平章,是北少林嚴尚武學生,嚴老師過世後由他主理武館,訓練過不少搏擊好手在比賽中拿了獎牌。他抱著好奇心來學拳,王老師像捉小雞把他控制著,用重量打他時他練就小金鐘的身體也受不了。來學拳兩年後,他將武館關了說不要誤人子弟。我們功夫無法與王老師比較,但總算有機會見識到太極拳的威力。

太極拳練平衡、練將身體變成槓桿系統、練重量集中一點發出(如鐵鎚)、練借力等等都是任何武術所需要的原素。當明白了這些拳理拳術自然能提高水平。

PatrickLaw:

陳老師

我現在每天都抽時間觀看已下載的MP4,實在太有用及寶貴!影片內容已給了我很多答案,另我明白每一動作的目的及如何把它做得準確。

當然我還有很多問題 ,但我會先把影片看過一遍,再思考才發出提問。

那九式築基功法很有啟發性及幫助!只是我把握不倒如何做那能量返彈的動作 (壓彈簧)在影片裏,你提及重量從腿內側下放時,小發熱及發漲,意想委中穴放鬆,小腿不動,只從大腿彈回去。但大腿動時小腿是一定會動的,只是重點不在小腿。若快做的話有點感到彈力,但若是要慢慢做我掌握不到,只能靠拔伸脊骨上升來輔助。

一些心底話:
年輕時學習太極拳,祇求外形美觀,忽略了心發,後期再次練習時 因與坊間的楊式太極拳很不同而失去信心。直至認識到王氏水性太極拳才明白年輕時學的套路是對的。

例如師傅的起式雙手不是與地平衡,掌背向上,掌心向下,而是兩手心雙對,有點像武式太極拳。

又例如每動作都是出入旋式,盤拳時多是高樁及虛腿是曲的 (不像現今式常把後腿伸直蹬地), 當時理解膝鬆了盤骨/胯才能轉動。

年輕學習時常被其他練習楊式的人批評我的套路太圓及太多起伏 (他們主張直線出入及長期保持一個高度)但記得師傅要求我們打浮沉。

可惜年輕時未能把握機會學習,師傅亦已不在。我只有在黑暗中摸索,沒有多大進歩.

看過你的影片另我明白到每一動作的重點及目的。另我非常佩服你已登堂入室的太極拳的修為!

你教導的練習心法可應用在我的楊式練習嗎?

再次多謝你無私的分享太極拳心得!!
因為新網址有很多事情你還要處理,你提及的 By invitation only Blog 是將來的一個項目,現今未實現, 我有一些練習太極拳大方向的問題,遲遲未敢在電郵發問。

不知老師會否考慮一下函授課程,可令我成為你一個學生並向老師發問太極拳有關的東西,可用短片輔助。 不知道這形式是否可最。
因為我想重新開始,有系統地由小學一及一及的上,這此隨意發問更有效。

待新的Blog 建成後,我亦在那處發問。

如這不可行,我還可以用電郵向老師發問及討論?

Regards
Patrick 

少華:

Patrick,

希望王宗岳拳論對你有幫助。這是十年前我在聖雅各褔群會舉辦太極拳理論課程時拍攝的,裡面有些地方有偏差,但可以一看。這課程還在講。

老師教你的都是對的。給人批評便信心動搖是因為你沒有學到正確理論的支持。這是時下教授太極拳一大障礙,教拳的大部份都不懂拳理,所以出錯了便一直錯下去,一代代留傳,錯的都變成真理了。我教拳及講課就是不希望這麼重要的中華文化失傳。

有關放重量,我們先要學會放整條手臂的重量,繼而要學會運用身驅的重量。這個已佔到人體的4/5重量,能夠巧妙運用已經不得了。練習時要想像身驅是一個大冬瓜,平穩地放到胯上。胯要像一個圓形的盛器(好像酒店中早餐放雞蛋的小杯),下面用兩個彈簧乘托著盛器。當身驅放到胯的正中,重量便會將胯四方八面的推開,重量便由胯的內側經大腿、小腿、踝、腳掌放到地上。兩條腿受到壓力便便會將腿壓成半圓形成開胯圓襠狀。這時重量壓到小腿以下到地上。這時彈簧受壓成半圓形,如回復原形是應該上下一齊彈開。但由於腳底受到大地阻礙,反彈只能由膝蓋以上釋放了。提醒你們鬆委中是避免小腿用力蹬。如果這樣便變成了蹬力,這力會抵消腳底的反彈力,破壞了拿反彈力的程序了。這是內動,外形看不清楚的,要小心體會才會有感應

Patrick Law:

陳老師,

非常之多謝關於釋放重量的詳細步驟,我會用心去體會,因它是供應能量的主要渠道。我會配合放鬆命門的功法,務求上身的重量能完全經脊骨下放至丹田再到腳底。相信能量反彈上升時路線亦一樣,只是不同方向?

能量反彈時,若把由腳踭至大椎作為一大槓杆,配合着像的波浪式的運行加速 (undulation, 像單車鏈的節節貫串,九大關節的璟環相扣),把能量變作動量,短勁或長勁的發放效果會加倍嗎?

你給我王宗岳拳論的影像是一個驚喜。因為它是解釋配合示範,容易理解。我曾讀過張義敬前輩解說王宗岳拳讑的文章,內容亦很直得細味。

當看過你的影像及電郵內你提到努力把中華文化𠄘傳,令我很有共鳴及百感交集,因年輕時跟隨聶師學習,未懂珍惜古代的文化及歴史,只一直追求招法,常認為新的東西一定比舊的好及有進步,古老的東西已落後。可是年紀漸大及在外國生活後,才明白及領㑹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及本身的無知及渺小。很想尋根及再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很可惜錯過機會再向聶師問及有關上一兩代人的生活及武林的點滴。

提到閲讀古拳譜,聶師亦如你一樣,說硏究太極遺譜,應把王宗岳及李亦畲的文章作為基礎,其它的拳譜恐已失真因老譜已失傳。當聶師在廣州跟隨楊澄甫學拳時,楊師想要弟子多看書,要取㸃不取段才能閲讀得準確。如打手歌內的牽動四兩撥千金的牽字及引進落空合即出的合字,忽略了這一字/㸃,整句句字的意思就不一樣了。聶師示常着我們多看書,但武術修為的進步不在武術書𥚃求,而是在古代哲學書,要求我們多看如老子,莊子,佛學等書籍。

再次多謝陳老師耐心的回答我的提問,不論程度的深淺或高低。可惜現時未能回港拜見陳老師及希望得到一些提點及教導,但是你的文章及録像對我已有很大的幫助,有助我對太極拳加深認識,改正及重建基楚,引領我到正確的方向,十分之感謝。還令我對太極拳重拾信心,因一門藝術及學問一定要正碓明白後才能體會,我找到方向了!

如矗師所說,我會把你的文章及錄像 細看,再看,破看 希望每次都有不同的領悟及體會。

Regards.
Patrick 

陳少華:

Patrick,

很久沒跟人談拳了。很享受也樂於講出我的體會。

太極拳發勁跟其他內家拳不一樣,因為其他都是力勁各半的運用,而太極拳要放棄用力,純用另外一種能量。在個點上我們可以留意武禹襄及李亦畬的拳論上所講的「發勁須鬆淨、專注一方」、「勁起腳根、主於腰間,形於手指,發於脊背」、「氣向下沉,由兩肩收於脊背,此氣由上而下也,謂之合。由腰形於脊背,佈於兩膊,施於手指,此氣由下而上,謂之開」。各種拳譜中只有武、李能夠詳述發勁的要點。要好好思考。

我講一些我在這方面的個人體會。太極拳發勁一詞其實並不正確,應該是「將身體重量集中釋放出去」比較合理。腳底拿反彈其實就是拿重量的反彈。當重量壓到腳趾時用意將腳掌貼著地面由腳趾往後磨,腳跟便會微微離地,兩能量會經踝、腿到腰。此時氣由下而上,人必須儘量打出開背部迎接這能量,再經肩肘腕手掌手指放出去。這是發長勁將人發放飛出去。而當能量儲在背部時蓄勢,將能量以三角形經脊椎向下往命門放,由於脊椎通道小,能量便會衝開扇肘腕找出路由,手掌、指發出。這是冷勁,可使人內臟受傷。

節節貫串其實最終目的是打開一條內勁通道。當然,如果每個關節都能聽命就容易建立一個槓桿系統了。



這討論很好,我會貼到師徒留言板讓其他學員得益,日後討論你可以接龍。